01
2025-08
光亮剂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光亮剂作为一种能显著提升物体表面光泽度的化学助剂,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应用场景覆盖金属加工、塑料制造、食品包装、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成为提升产品外观质量与功能性的关键材料。以下从工业制造、生活消费、农业应用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工业制造领域:从金属到塑料的全面覆盖1.金属表面处理的核心材料在金属加工行业,光亮剂通过化学抛光或电镀工艺实现表面增亮。例如,不锈钢光亮剂的使用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将A剂与B剂按1:2比例与水混合,加热至90℃后浸泡工件5-10分钟,可有效去除氧化皮、焊斑,使表面呈现镜面效果。此类光亮剂含表面活性剂、有机酸等成分,能促进金属离子均匀沉积,减少镀层微观凹凸,提升平整度。在电线电缆生产中,橡胶光亮剂可使外皮亮度提升20%,同时提高成品率并降低次品率。2.塑料加工的“美容师”塑料光亮剂通过填补材料表面微观缺陷减少光线散射,显著增强反光效果。以超支化尼龙表面润滑光亮剂HyPerC100为例,其在制备高玻纤含量尼龙复合材料时,可使熔融指数提升80%,消除表面浮纤现象,同时提高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此类添加剂在改性PP/滑石粉复合材料中,能改善填料相容性,使断裂伸长率与冲击强度显著提升。塑料光亮剂的应用需精准控制配比,过量会导致物理性能下降,如同过度妆容掩盖自然美感。3.复合材料改性的关键助剂在阻燃增强型尼龙-6改性中,0.5wt%的HyPerC100可使熔融指数提高135%,且不降低力学性能。对于PC/CaCO3复合材料,1.0%的添加量可提升熔融指数近1倍,同时改善填料活性。此类光亮剂还能解决金属粉末与聚合物相容性问题,在ABS+3%铜粉体系中,仅需0.7%的添加量即可消除表面流痕,实现绿色注塑。二、生活消费领域:从餐具到节日食品的细节提升1.餐具清洁的“隐形守护者”洗碗机光亮剂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柠檬酸钠,通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防止水渍形成,同时阻止钙镁离子结合产生水垢。其工作原理与金属光亮剂截然不同,前者专注于餐具干燥与光泽增强,后者侧重于表面抛光与腐蚀防护。2.食品包装的“颜值担当”在月饼生产中,光亮剂配方直接影响产品外观。例如,蛋黄与蜂蜜的混合液可刷出光滑亮丽的表面;鸡蛋液、玉米油与麦芽糖浆的组合则适合甜口月饼,使表面呈现金黄色泽。此类食用级光亮剂需严格把控成分安全性,确保符合食品卫生标准。3.纺织与皮革的“光泽专家”纺织光亮剂可提升织物爽滑手感与光泽度,适用于水性涂料、纸制品黏合剂等领域。在皮革护理中,有机硅类光亮剂能提供滑爽细腻的手感与高光亮度,同时形成保护膜延长使用寿命。三、农业应用领域:从肥料到作物的创新突破1.肥料增效的“技术革新”国内企业研制的肥料光亮剂通过惰性物质包裹技术,不仅提升肥料亮度与硬度,还可实现养分缓释,使利用率提高15%-20%。此类产品可减少养分流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作物保护的“潜在价值”光亮剂在农业中的延伸应用还包括作物表面处理。例如,某些配方可通过增强叶片反光性减少病虫害附着,或提升果实市场价值。尽管目前应用较少,但其在精准农业中的潜力值得关注。结语:科技与美学的融合光亮剂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优化表面性能。从工业制造的精密控制,到生活消费的品质追求,再到农业领域的创新突破,光亮剂正以“隐形工程师”的角色推动各行业升级。未来,随着环保型光亮剂的开发,其应用将更注重可持续性,为人类生活增添更多光泽与色彩。
14
2025-07
镀锡添加剂的主要用途
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镀锡工艺因其能赋予金属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而镀锡添加剂在这一工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并非单一成分的物质,而是由多种化学原料精心调配而成,不同类型的镀锡添加剂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共同服务于镀锡过程,确保镀层质量达到预期标准。首先,改善镀层外观是镀锡添加剂的重要用途之一。优质的镀锡层应具备均匀、光亮、平整的外观,而镀锡添加剂能有效实现这一点。在电镀过程中,若没有添加剂的参与,金属离子的沉积可能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导致镀层表面粗糙、有针孔或斑纹,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后续使用。添加适量的光亮剂等镀锡添加剂后,能够改变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的沉积状态,使镀层结晶细化,从而呈现出均匀的光泽,提升产品的视觉质感,尤其对于那些对外观有较高要求的电子元件、装饰品等产品来说,这一作用不可或缺。其次,提高镀层性能是镀锡添加剂的核心用途。镀层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镀锡添加剂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它能增强镀层的附着力,使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得更加牢固,减少镀层脱落的风险。在一些需要经受振动、摩擦或温度变化的场景中,如汽车零部件、机械配件等,强大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正常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镀锡添加剂可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锡本身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但通过添加特定的添加剂,能够在镀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进一步阻隔空气、水分和其他腐蚀性介质与基体金属的接触,延缓腐蚀过程,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此外,部分镀锡添加剂还能提升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更能抵抗磨损,保持良好的性能。再者,优化电镀工艺也是镀锡添加剂的重要功能。镀锡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对生产至关重要,镀锡添加剂能有效优化工艺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它可以扩大电镀的电流密度范围,使在较大的电流密度变化下仍能获得合格的镀层,这有助于提高电镀速度,缩短生产时间。同时,镀锡添加剂还能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能确保其各个部位都能均匀地镀上锡层,避免出现局部镀层过薄或无镀层的现象,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减少因镀层不均而导致的废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延长镀液使用寿命也是镀锡添加剂不可忽视的用途。镀液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不断的电解反应而积累一些杂质,同时自身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导致镀液性能下降,影响镀层质量。镀锡添加剂中的某些成分能够起到净化镀液、稳定镀液成分的作用,减少杂质对镀液的不良影响,延缓镀液的老化速度,延长镀液的更换周期,降低生产过程中镀液的维护成本和材料消耗,提高生产的经济性。综上所述,镀锡添加剂在镀锡工艺中用途广泛且关键,从改善镀层外观到提高镀层性能,从优化电镀工艺到延长镀液使用寿命,每一个方面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镀锡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镀锡添加剂的种类和性能也在持续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推动镀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
06
2022-12
连续电镀设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在连续电镀设备工作的时候,不能进行调整工作。这特指在设备的一个工作周期内,在这个周期内,最好不要进行任何的调整,或者是检修工作,否则它就不能够进行连续的工作,这样,工作的各个结果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不利于标准化生产。  第二,调整好连续电镀设备的结构。每个零件和部件的紧固度,润滑度,还有间隙,比如说刀片之间的间隙等等,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调整好,同时如果要更换零件的话,也必须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更换的时候,不能够损伤到零件。  第三,要时刻关注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够擅自离岗,要时刻保持警惕,特别是对异常情况的警惕,一旦发现设备的运作过程中出现反常的情况,就要立刻切断设备的电源,请专业人员维修之后,再进行使用。
06
2022-12
电镀镍常见九大故障的解决方法
  电镀镍的不良主要在:前处理不良、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镀液温度太低都会导致电镀镍层出现针孔,而镀液维护及严格控制流程是关键所在。解决好以下这“九”大故障,基本问题就控制住了。1、麻坑  麻坑针孔、是有机物污染的结果。大的麻坑通常说明有油污染要分解油污碳处理了。搅拌不良,就不能驱逐掉气泡,就会形成麻坑(针孔、可以使用润湿剂来减小其影响。2、粗糙  毛刺、粗糙就说明溶液脏经充分过滤就可纠正值太高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应加以控制;电流密度太高、阳极泥及补加水不纯带人杂质,严重时都将产生粗糙毛刺。3、结合力低  如果铜镀层未经活化去除氧化层铜和镍之间的附着力就差,就会产生镀层剥落现象。如果电流中断有可能会造成镍镀层的自身剥落;温度太低,也会产生剥落现象。4、镀层脆、可焊性差  当镀层受弯曲或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时,通常会显露出镀层的脆性,这就表明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物质污染。添加剂过多,使镀层中夹带的有机物和分解产物增多,是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可用活性炭加以处理;重金属杂质可用电解等方法除去。5、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  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说明有金属污染。因为一般都是先镀铜后镀镍,所以带人的铜溶液是主要的污染源。重要的是,要把挂具所沾的铜溶液减少到最低程度,为了消除镀镍槽中的金属污染,采用波纹钢板作阴极,在02-0.5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处理。前处理不良、底镀层不良、电流密度太小、主盐浓度太低、导电接触不良都会影响镀层色泽。6、镀层烧焦  硼酸不足、金属盐的浓度低、工作温度太低、电流密度太高、PH值太高或搅拌不充分都是引起镀层烧焦的可能原因。7、沉积速率低值低或电流密度低都会造成沉积速率低。8、镀层起泡或起皮  镀前处理不良、中间断电时间过长、有机杂质污染、电流密度过大、温度太低、PH值太高或太低、杂质的影响严重时会产生起泡或起皮现象。9、阳极钝化  阳极活化剂(氯化镍、不足、阳极面积太小、电流密度太高都会导致阳极钝化。
06
2022-12
电镀镍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
针孔、麻点与脱皮  镀层有针孔、麻点与脱皮是电镀中最常见的故障,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1)热处理工艺不当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零部件表面粘附的防锈油脂、切削液、机械油、润滑油脂、磨削液、脱模剂等与尘埃、打磨粉尘混粘在一起,形成较厚的污垢。若热处理前未将以上污垢除去,则其淬火烧结成顽固的固体油垢后除油除锈很难清洗干净,施镀时气泡附着其上使镀层形成气体滞留型针孔。(2)镀前处理不良  热处理工件表面不可避免地会粘附一层油污,当灰尘落在表面上,并与油脂混粘在一起,时间久了很难清洗干净,从而使工件表面形成不明显的细小油斑,施镀时气泡滞留其上形成针孔。另外采用网带式电阻炉淬火时,工件表面的油污与灰尘等杂质颗粒混粘在一起,烧结成顽固的固体油垢,硝盐回火时,以上油垢又与硝基盐形成顽固的热聚合物,电镀时很难把以上污物彻底除净,氢气泡易粘附在污物上面,难以排出,从而使镀层产生针孔与麻点现象,且随着气泡逐渐长大,镀层会自动胀破,产生脱皮现象。镀层起皮脱落  此类故障主要有两种可能原因,一是镀层与基体附着力不佳,二是镀镍层脆性大,延展性小。  若热处理不当产生难以清除的污垢或镀前处理不彻底,污垢夹杂在基体与镀层之间,使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很差,后续装配加工时,易起皮脱落。  当光亮剂配比不当或质量差、pH值太高、阴极电流密度太大及镀液温度过低时,都会造成氢离子在阴极还原后,便以原子氢的状态渗入基体金属及镀层中,使基体金属及镀层的韧性下降而产生”氢脆”现象。另外,当镀镍液中的金属杂质及分解产物过多时,也会使镀层产生“氢脆”现象。耐腐蚀性差  由于镀镍层的孔隙率高,只有当镀层厚度超过25微米时才基本上无孔。因此薄的镀镍层不能单独用来作防护性镀层,最好采用双层镍与多层镍体系。挂绿腐蚀  电镀后采用VCF一385防锈切削液对镀层进行封闭处理,当防锈切削液干燥后,在产品上便形成挂绿的不良现象。内孔露铜  由于光亮镍镀液的深镀能力不如氰化镀暗铜的好,电镀后亮镍镀层在产品内孔部位不能完全把铜镀层覆盖,故造成产品内孔露铜色的不良现象。
06
2022-12
简单介绍电镀珍珠镍层的工艺特点
  电镀珍珠镍技术是采用金属盐和还原剂,在材料表面上发生自催化反应获得镀层的方法。到目前为止,电镀珍珠镍是国外发展最快的表面处理工艺之一,且应用范围也最广。电镀珍珠镍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是由于其优越的工艺特点所决定。电镀珍珠镍层的工艺特点有哪些?  1、厚度均匀性  厚度均匀和均镀能力好是电镀珍珠镍的一大特点,也是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电镀珍珠镍避免了电镀层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而带来的厚度不均匀,电镀层的厚度在整个零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上差异很大,在零件的边角和离阳极近的部位,镀层较厚,而在内表面或离阳极远的地方镀层很薄,甚至镀不到,采用化学镀可避免电镀的这一不足。化学镀时,只要零件表面和镀液接触,镀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时得到补充,任何部位的镀层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缝隙、盲孔也是如此。  2、不存在氢脆的问题  电镀是利用电源能将镍阳离子转换成金属镍沉积到阳极上,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是使镍阳离子还原成金属镍并沉积在基体金属表面上,试验表明,镀层中氢的夹入与化学还原反应无关,而与电镀条件有很大关系,通常镀层中的含氢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上升。  3、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均是由材料和零部件的表面层体现出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电镀珍珠镍层取代用其他方法制备的整体实心材料,也可以用廉价的基体材料电镀珍珠镍代替有贵重原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因此,电镀珍珠镍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  4、可沉积在各种材料的表面上,例如:钢镍基合金、锌基合金、玻璃、陶瓷、塑料、半导体等材料的表面上,从而为提高这些材料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5、不需要一般电镀所需的直流电机或控制设备,热处理温度低,只要在400℃以下经不同保温时间后,可得到不同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因此,它不存在热处理变形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加工一些形状复杂,表面要求耐磨和耐蚀的零部件等。  6、化学沉积层的厚度可控,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温度低,成本比其它表面处理防护低,适用于在中、小型工厂或小批量生产。
06
2022-12
简单介绍光亮剂的特点及应用
  主要作用表现在通过活性表面除去停留在金属表面的油污、氧化及未氧化的表面杂质,保持物体外部的洁净、光泽度、色牢度。通过研磨作用影响外观的质感,提高抛光的效率。特点:  1、可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浮渣等物质。  2、增加表面的光泽度,提高产品的表面精光度。  3、不会对产品及环境造成污染,使用安全。  4、可增加产品表面的焊接性和装饰性。功效:  1.加工质量高.速度快,效果明显,被加工后的零件表面光亮照人,可解决人工抛光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且给您的下道工序提供了较好的基础面。  2.经本光泽剂加工后的五金件,可有效的去除毛刺,并可使倒角处更加光滑,提高精度和增强工件光泽度等效果。加强流程中磨削力及减少工件氧化。同时使各种普通配件外表更加美观光滑,使用寿命及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3.具有多功能化的优点,可除锈,除油,去除氧化物,防锈,清洗,和抛光等多种功能同时完成,可大幅度简化操作工序,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光亮剂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应用开来。除了工业、食品、装饰等行业,光亮剂也用在了农业生产中。比如国内企业研制的肥料光亮剂,用惰性物质包裹在肥料表面,不仅增加了肥料的亮度和硬度,还起到了缓释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效。  适用于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复混肥及各种复合肥的着色和表面光亮处理。只需在肥料造粒后,在滚筒冷却过程中加入即可,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肥料生产的便捷性。
06
2022-12
电镀挂具的绝缘处理
    包扎法  一般采用宽度为10~20mm、厚度为0.3~1mm的聚氯乙烯塑料膜带,在电镀挂具需要绝缘的部位自下而上的进行包扎。包扎时将绝缘带拉紧并缓慢的转动挂具,缠扎第二层时压住第一层的接缝,最后用金属丝扎紧。在挂钩上也可用尺寸合适的聚氯乙烯塑料管套上,只留出需要和零件接触的部位。  用聚氯乙烯薄膜包扎的绝缘方法,在电镀挂具生产中采用较普遍,但由于包扎过程中,塑料薄膜和挂具之间总有一些间隙,加上塑料容易热胀冷缩,溶液容易残留在里面,而使工序间溶液相互污染,故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浸涂法  电镀挂具在浸漆前先进行除油、浸蚀和干燥处理,然后浸渍或在其表面涂刷一层防蚀绝缘漆。待漆膜完全干燥后,再将挂钩上需要和零件接触的部位用小刀刮去漆膜。常用的绝缘材料有过氯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防腐清漆、耐酸硝基漆和氯丁胶等。  过氯乙烯防腐清漆法:清除其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以提高漆层和挂具的结合力。再将清洁和干燥的挂具浸入过氯乙烯防腐清漆(G52-2)中,使挂具需要绝缘的部位附着一层清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10~20min,当第一层漆膜干燥后,再重复进行浸渍,涂覆的次数与电镀工艺有关,一般重复5~10次即可。当漆膜完全干燥后,将挂钩上需要和零件接触的部位用刀具除去漆层。这种绝缘处理的方法比较简单,过氯乙烯防腐清漆化学稳定性较好,能耐酸、碱,但它的耐热性能还不够理想,一般只适用于80℃以下的情况。  聚苯乙烯性能及使用温度条件与过氯乙烯相近,电镀挂具只是耐碱差,且结合力不够理想。  聚氯乙烯涂层耐酸、耐碱、耐热、耐磨性能均良好,适于温度较高或易受碰撞的场合。  氯丁胶具有聚氯乙烯涂层耐酸、耐碱、耐高温的所有优点,且不脱落,结合力强。涂后自然干燥,也可加温干燥。
06
2022-12
简议硫酸镀锡液的稳定性
  锡镀层作为铜基体金属的阳极性镀层,能有效地保护铜及其合金制作的电子元器件不受到腐蚀;锡镀层又是优良的可焊性镀层,因此,镀锡在电子、家用电器行业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与磺酸、甲酚磺酸及氟硼酸等类型的镀锡液相比,硫酸镀锡液成本低,污染小,工艺简单,镀层光亮,应用较普遍。但硫酸镀锡液易发生混浊,其稳定性不可忽视。因为它对镀层外观、镀液使用寿命及可焊性有直接影响。  1当阳极面积过小时,阳极电流密度增大,阳极易发生钝化,此时会发现电压升高,而电流却下降。此时应刷洗阳极去除钝化膜,同时应适当增加阳极面积或减少阴极面积。  (1)尽量减少镀液与空气接触。如不用空气搅拌,停镀时用塑料膜覆盖液面。  (2)根据具体使用条件可适当加入配位剂、抗氧化剂及还原剂。配位剂有氟化物、酒石酸等。抗氧化剂如对(间、邻)苯二酚。还原剂如异烟酸、硫酸亚铁、抗坏血酸、水合肼等。市售稳定剂都是配位剂、抗氧化剂及还原剂的混合物。  (3)选用高稳定性组合镀锡光亮剂。现代组合型镀锡光亮剂有三部分组成:稳定剂、主光亮剂和分散剂。稳定剂可稳定Sn2+,使镀液长期稳定。以往光亮剂中常以还原剂甲醛及配位剂氟化物作为稳定剂,其稳定性不理想。近年来都采用具有还原性及配位性较强的萘酚磺酸,如乙氧基??????萘酚磺酸(ENSA)是一种二价锡高效稳定剂,同时也是很好增溶剂及初级光亮剂。主光亮剂作用是提高镀层光亮度,大多为芳香酮,如苯甲基丙酮。分散剂大多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OP乳化剂类、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亮剂在镀液中含量,也是一种初级光亮剂。现代镀锡光亮剂中还有其它成分,如防焦剂,如萘酚乙氧基丙氧基加成物;多醛类化合物阻止条纹产生等。  (4)及时净化镀液。由于镀液长期生产,会产生混浊。可用絮凝剂或聚丙烯酰胺处理镀液,絮凝剂能破坏胶体离子稳定性,使之形成团絮沉淀下来。当有机物(添加剂分解产物)积累过多时,此时加入添加剂也难以光亮时,可用活性炭处理。活性炭加入量为5g/L。影响硫酸镀锡液的因素很多,如SnCl2的质量,发黄时则不能用;配槽用水应用纯水,含Cl-高,则不能用;配槽液时温度不易过高,搅拌要缓慢。总之因素很多,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
06
2022-12
碱性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在电镀中的应用
  单层金属锌广泛用于黑色金属的防腐蚀性镀层,但迄今已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防护性要求。特别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锌镍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和德国、法国成功应用于汽车行业。锌镍合金镀液主要分酸性体系和碱性体系。由于碱性镀液的分散能力好,镀层厚度均匀,对设备和工件腐蚀性较小,工艺操作容易,成本较低等优点,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一、工艺特点  DZ-1008是一种新型高效率碱性镀锌镍合金工艺(镀层镍含量~13%)。它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能,并且由于添加剂种类少而易于操作。  DZ-1008具有极好的分散和金属分布能力,具有很小的应力和很强的延展性能,就算在很复杂的部件中也能够同样达到要求。  DZ-1008镀液可以适用于挂镀,也可以适用于滚镀;可由碱性锌酸盐镀锌液转换;镀液维护简单;对设备腐蚀性小。  镀层中含有85–87%的锌13–15%的镍;具有类似不锈钢的外观;可以采用三价铬和六价铬钝化。钝化膜可以是无色、蓝色、彩色、黄色或者黑色。  三价铬钝化或六价铬钝化后具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能。在中性盐雾加速腐蚀试验中经过500小时以上不出白锈,1500小时以上不出现红锈。  二、添加剂的功能  DZ-1008Ni为镍离子浓缩液并含有必需的配位剂,能确保镀液中的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存在。DZ-1008Ni每1毫升含镍离子0.1克,它用于开缸,同时也用于维护补充。但为了提高槽液控制的稳定性,建议使用混合补充剂来补充。  DZ-1008C为电镀锌镍合金专用络合剂,确保电镀过程中镍离子的稳定沉积。  DZ-1008A为极化型添加剂,它使镀层结晶细化并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走位能力。  DZ-1008B作为光亮剂,用于挂镀和滚镀工艺,能够在任何电流密度下获得光亮的镀层。  三、废水处理  与DZ-1008相关的水洗液含有镍锌等金属离子,可直接中和沉降。但建议中和沉淀反应中使用无油压缩空气充分搅拌,并加入适当的絮凝剂。
惠州市思凯表面处理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